大部分用戶在購買云服務器的時候,不是買得太小而引發卡頓,就是因為買得太大而形成浪費。要達成最佳平衡的狀態確實比較困難。資源浪費不但會使成本增加,還會將整體的運行效率降低;并且配置不合理很有可能會直接對業務的穩定性造成影響,就如同網站速度減慢、接口延遲增高、跨境業務經常掉線這類情況。
主要原因有:不知道業務真實需求,怕買小了出現卡頓,因而“買大求穩”。再者,不明白CPU、內存、帶寬的實際作用,對應用特性也不熟悉。
比如,一個普通網站原本1核2G就夠,可好多人會買4核8G甚至更高配置。
一個API服務本就輕量,用戶卻買企業級機型。
跨境節點有5M帶寬就夠了,可有的人卻買30M,這都屬于典型的浪費行為。
而且從云廠商方面講,他們期望用戶買更高配置,所以默認引導更高套餐。
這就是為啥好多人明明流量不大,反倒買了大機型讓成本居高不下。
資源浪費比較常見的部分有:買了太多的CPU核心數量,內存比業務需求大很多,購買的帶寬超過了實際的應用場景。接下來分別進行剖析。
很多人認為:“CPU越多性能越好。”
實際情況是:網站相關業務、小程序API、輕量API、Nginx靜態資源服務,僅僅需要1到2核就行
僅有下述業務得用4核及以上配置:視頻轉換編碼、大規模API并行處理、AI推斷、企業級系統。也就是說,有80%的用戶購買CPU時,選超過4核的情況其實屬于浪費。而且,這樣的選擇從實際使用角度來看,大多是不必要的消耗。
恒訊科技所提供的輕量服務器,對中小項目那可是特別友好。1到2核就能長久穩定地運行,而且適合個人站點、跨境業務、NodeJS以及PythonAPI等情況。
不少人購服務器時會想著“往后擴充”,一上來就選16G或32G內存??蓪嶋H上:
一般普通網站所占空間不到800MB,大部分輕量API所占不超1.5GB,中小數據庫通常不超4GB。要是你內存長期占用低于30%,那其實就意味著你買多。
如何判斷是否浪費
1.SSH登錄后輸入
free-m
2.看used與total差距
如果用了不到30%,就浪費了
帶寬其實是致使服務器成本偏高的重要因素之一,不過卻常常被過度地高估。
以下場景的帶寬需求均不算高:跨境業務的節點、網站的訪問、輕量的API、游戲服務端(也就是大廳后端)
這些通常5–10M就完全足夠
除非你涉足下述場景,不然別去購置大帶寬:直播、視頻分發、下載站、大規模AI數據傳輸、CDN回源高頻場景。在這些特定場景外還想著買大帶寬,那可就沒必要。
不少用戶購置了30M、50M帶寬,可每日峰值使用量還不到10M,這其實是種嚴重的資源浪費情形。
恒訊科技能夠支持定制帶寬以及節點優化,跨境領域里帶寬利用率頗高,而且反倒更契合成本把控。
以下原則非常重要
第一:CPU夠用即可,不要盲目堆核
第二:內存保持50%使用率最優
第三:帶寬按業務實際峰值計算
第四:磁盤按數據需求選擇,不要過大
第五:盡量選擇固定帶寬套餐,成本更可控
此外,恒訊科技有著全套固定帶寬節點,不會出現因按流量計費而造成的成本大幅上漲。而且,這對跨境用戶格外友善。
網站類→1核2G2核4G
WordPress→2核4G
跨境節點→1核2G+5–10M
API服務→2核4G
企業API→4核8G
視頻業務→4–8核+高帶寬
腳本爬蟲集群→1核2G×多臺
上面所說的搭配完全能夠涵蓋90%的場景,不會產生多余的消耗。
性能并不是越高越好,配置越大越強
真實的優化是“按需來分配,合理去利用,成本能把控。
恒訊科技于多個地區提供輕便高效的節點,適宜中小業務、跨境場景以及個人開發者,切實避免資源浪費,使每一分錢都投在要緊之處。
Copyright ? 2013-2020. All Rights Reserved. 恒訊科技 深圳市恒訊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052954號 IDC證:B1-20230800.移動站


